原核评分评估胚胎发育潜能有参考价值
通过囊胚培养可以达到减少多胎妊娠的目的,但囊胚培养仅适用于第3天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胚胎的患者,而且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可能对胚胎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囊胚的冷冻和复苏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从原核评分来大致评估胚胎的潜能,增加第3天选择胚胎形态的参数。专家说,目前有2种原核分类的方法,分别强调2个原核核仁前体发育的快慢和同步化。1999年 Tesarik将原核分为6种类型,其中O型的胚胎发育停滞率为8.5%,种植率为100%,而其他5种类型的原核发育停滞为20%~31%.当有至少1 个O型的胚胎移植的周期中,妊娠率为50%,而没有O型胚胎的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仅为9%.1998年Scott对97个周期的原核进行原核评分,根据分数的高低选择原核移植,当原核评分>15时,种植率为28%,分娩率为65%.因此,原核期对胚胎进行质量的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核移植技术在生殖助孕领域中应用可能性年龄相关的卵子非整倍体增加是导致高龄不孕妇女胚胎种植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用年轻供卵者的卵子获得妊娠率的明显提高。虽然卵子赠送为这部分妇女解决生育问题,但不是完满的结局,因为这些妇女只是孩子的生物学母亲,而不是遗传学意义的母亲。专家介绍,近年来核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卵子重建提供了一些新的解决办法。其一是进行生殖泡期核移植,即将生殖泡从高龄妇女不成熟卵子中分离出来并与去除生殖泡的年轻妇女的卵浆进行融合,重建后的卵子再经过体外成熟用ICSI授精发育成胚胎。由于这一过程在生殖泡破裂之前进行,因而对于年龄相关的非整倍体率增高导致的不孕尤其适用。然而由于高龄妇女获卵较少,实际操作中能够用于生殖泡核移植的卵子并不多,对于卵巢早衰或卵巢反应性低的患者其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克隆中的成功应用,已有人考虑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以获得大量重构卵子。其理论依据是生殖泡期小鼠卵浆具有诱导分裂期生殖细胞或已分化体细胞发生类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能力。虽然这一做法的过程类似于动物克隆,但由于通过核移植获得的是卵子而不是胚胎,因而从本质上看与克隆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这一想法得到实现,则在可能为卵巢功能低的高龄不孕妇女提供足够的卵子。不过在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人类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探讨。
(1)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成功引起人们对克隆人的担心,现在已有许多国家明文规定不许将核移植技术应用于人类;
(2)无论采用胚胎细胞或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都需要进行核的重排,目前进行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细胞来源多限于卵丘细胞、乳腺上皮细胞等生殖系统细胞,其他体细胞的核是否也具有被完全重排的能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最近的研究表明克隆羊Dolly可能存在早衰现象,从体细胞核移植得来的卵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否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尚不得而知;
(4)哺乳动物克隆过程中胚胎及胎儿死亡率高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核移植技术为生殖助孕技术描绘了非常美好的前景,但在这些影响胚胎发育安全性的因素彻底阐明之前尚不适宜于将其应用于人类。
人类胚胎干细胞将有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发育的胚胎分离的具有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向包括3个胚层(内、中和外胚层)分化的全能性,易于进行基因操作,因此可以成为联系细胞与个体之间的桥梁。1998年Wisconsin大学首次获得了人的传32代的胚胎干细胞,由于胚胎干细胞所具有的重要的科学价值,1991 年被评为美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同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解除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最近英国又解除禁令,在世界上掀起了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热潮。人类胚胎干细胞应用于生物技术的科学价值在于它将改变基因改造的速度和改变物种改造的速度。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将对人类早期胚胎的发育的认识起重要的作用;胚胎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将为成千上万患者提供可移植的器官。
总体来说,近年来生殖医学现状与趋势,表明人类对生殖自我调控更有可能得到实现。